自從交了女朋友後,這個月就瘋狂的和她一起去約會.
前半段: 轉接 Nikon 50mm/f1.4 D
後半段:Lumix 20mm/f1.7
一開始拍攝時,使用轉接的Nikon 50mm/f1.4D,開放光圈逆光拍攝時,耀光很嚴重.順光還好.
讓原本轉接手動鏡使用GF-1的P模式偷懶的我,不得不改回M模式操作.
因為交給GF-1的P模式自動控制,測光錶仍然是不夠聰明的去應付逆光光源.
另外,50x2後100的焦段,並不是我拍人像愛用的焦段.所以到後來的幾場我幾乎都不再讓50mm/f1.4出場了.
不過,100的焦段拿來特寫還蠻好用的
只是很容易就膩了.(這張可以看到50/1.4的七片葉片散景光點.)
後來幾乎都是20mm/f1.7餅乾鏡登場.(只要貼近被攝者很容易可以營造出淺景深)
20餅乾鏡算是很容易操控的鏡頭.
焦對MD
焦對demi EE17
前面1/3:轉接Nikon 50mm/f1.4D
其餘:Lumix 20mm/f1.7
說實在的,100這種特寫的焦段我真的不太喜歡.
但有時外拍的場子,人一多,你也不好意思都一直擠到前面去.
GF-1內建四種尺寸的裁切,我個人喜歡換成1:1和16:9來玩.
這種拼貼也是最近很愛玩的一種.
20餅乾鏡在近拍時景深還蠻淺的.(這張可以看出MD的左眼是失焦的)
20定焦拿來應付一般的外拍綽綽有餘.
最主要它帶全身和景並不算很吃力.
全程:Lumix 20mm/f1.7
現在去外拍幾乎成為和一些攝影友聊天打屁的"約會"
對我來說也是每週的一種消遣.現在又多了一個和女朋友約會的樂趣.
輕鬆拍沒壓力.
總之就邊玩邊拍.
這個也來玩拼貼
用LCD構圖有不同的視角和樂趣.
其實拍照,真的不用想太多.走在街上看到有趣的東西就按一下快門,輕鬆帶走你的視野和回憶.
最主要是三五攝友一起去玩,哈拉打屁樂無窮啊.
最主要也不用背一大堆器材.
全程:Lumix 20mm/f1.7 + Nissin Di466
這是第一次用GF-1和Nissin Di466夜拍人像.雖然控光不及大型器材的那樣精準,但還是可以輕鬆拍.
原理都一樣.
相機該有的功能,GF-1應該都有了.剩下的就看你怎麼玩了.
比起我的第一台DC,nikon CP880,簡直是天和地的差別,現在的數位相機真的都太強了.
才貼了第四套就覺得有點詞窮了...XD
全程:Lumix 20mm/f1.7
其實高雄真的沒什麼外拍點了,要不是可以和朋友定時聚會真的沒什麼好拍的.
除了MD一直換,點幾乎都一樣,人像外拍也幾乎都變不出什麼新把戲.
光人家都幫你打好了,剩下的只要構圖按快門就好了.算是難度超低的.幾乎不用用什麼腦袋.
不過這樣不也正好達到休閒娛樂的效果嗎?好玩就好囉.
高雄這個眷村最近很出名,擠爆人.還沒去人擠人的朋友快去,不然好像要拆了.
附近海青工商的學生在這裡塗鴉,用另類的方式喚起大家對這個眷村的注意,好像蠻有效的.人爆多的.
假日出外走走真的蠻不錯的.
上星期熱到以為夏天要來了.但這星期又變冷了...XD
宅在房子裡一星期,出去曬曬太陽真的不錯.
每星期帶著相同的女朋友和不同的MD約會也不錯.
全程:Lumix 14mm/f2.5
因為20mm/f1.7等效40mm相當於標準焦段.
我為了想要拍攝一些超廣角的人像,又敗入了14mm/f2.5.
應該有人會問,為什麼不敗變焦鏡,簡單說:我認為GF-1的價值就在輕巧.如果真的要拍工作照,那又另當別論了.
還是那個老梗:就是出來和朋友玩樂的啦.
14餅乾要真的嚴格和20餅乾比,成像小輸20一些,但算是很不錯了.至少它比較廣.應用的範圍就更大了.
總之14餅乾算是很不錯用的鏡.因為我不是那種把照片放大1:1來看的龜毛一族的人.
而且它們之間的價差也蠻大的.一分錢一分貨.
我個人是比較偏好視角廣一點的鏡頭,這點正好是m43很缺的,就算想要也要付出很大的代價.
所以我想這顆14餅乾鏡應該是我花在m43超廣角的極限了.
這顆的好處,近可攻.
退可廣.
更何況還有資源無限的後製可用.
終於告一段落,這是三月以來,和女朋友1號出去外拍的約會心得報告.
還是那個梗:現在的數位相機真的太強了...